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最新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9月8日,我校在行政楼5楼会议室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思政工作部署会。各教学院(部)分管教学副院长(主任)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康梅兰主持。
会议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与创新路径,系统部署新学期重点工作。康梅兰在主持讲话中指出,课程思政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要抓手。她强调,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已从“有没有”转向“优不优”的提质增效阶段,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破解“表面化”“硬融入”等难题,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她强调三点要求: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各教学单位要深刻领会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核心作用,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党中央关于教育强国建设和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最新精神,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要义与建设标准,切实增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要强化系统设计,突出专业特色。她指出,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要深入挖掘各专业、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院(部)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系统梳理课程体系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具有专业辨识度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她特别提到,学校在“VR+思政教育”方面的探索成果,如思政VR实践中心,为专业课程提供了沉浸式育人新场景,各教学院(部)应积极借鉴,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三是要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落地见效。她要求,要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把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纳入教学评价、教学竞赛、教学成果奖评选等环节。各教学院(部)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示范观摩、教学研讨等常态化机制,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
会上,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还就本学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申报、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中思政元素融入要求、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本次部署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新学期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为持续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西工程学院将持续以“自立自强、乐业乐群”的校训精神为引领,深耕课程思政“责任田”,讲好新时代江工育人故事,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江工篇章。
一审:冯礼微
二审:张忠山
三审: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