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况
在国家大力发展区块链技术背景下,学校紧跟国家大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先行先试”,于2019年12月1日成立区块链学院,2023年5月更名为智慧产业学院。经过不断发展,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师资队伍日益优质,教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学院现有区块链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共三个本科专业。学院在校学生862人,教师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2人,双师型教师10人,硕士31人。企业专家、校外教师50余人。
我院重视技术交流与学习,先后受邀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和国际区块链技术发展大会。
我院院长与图灵奖得主菲尔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
学院硬件设施完善,实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拥有7个实验室:区块链实验室、智能合约实验室、联盟链实验室、软件工程新工科实验室、鸿蒙开发创新实验室、鲲鹏云实验室、大模型实验室。下辖区块链团队工作室和区块链与信息安全产业研究院。
学院执行“2+1+1”的人才培养模式,2年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理论教学环节,1年与企业联合完成实习实践教学,1年与企业共同完成项目实训及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学生就业方向:各类软件开发(Web软件、移动APP、区块链应用等)、区块链平台技术开发和应用、智能合约开发及软件测试、各类系统运营等。
通过不断努力,专业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专业排名已居前列。由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撰写完成、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2023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发布了2023中国大学各专业类一流专业排名,最新发布了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区块链工程专业排名,我院区块链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评为A+级。
2022—2023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前20强(3星以内)已经发布,我院区块链工程专业排名第四。
学院重视项目化软件设计实践,教师多年来共完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军用、民用软件项目150余项。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3个,与企业共同开发软件项目,企业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制定工作。学院教师积极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已完成两项横向课题,金额达90余万元。
2024年10月16日,学院完成首条基于FISCO BCOS的数字资产区块链,并投入运营。
2024年12月,我院申报的《仓颉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成功获批2024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学院成立以来(2020年开始统计),我院教师承担各级课题20余项,教师获得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教师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50余篇论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EI收录39篇,出版教材30余部、软件著作权60余项、专利30余项。
学院重视“以赛促学”。学生获得“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与应用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23“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赛学生获得全国总决赛Java软件开发大学B组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2024“蓝桥杯”国赛三等奖1人,省赛一等奖16人。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2022江西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2项。2021年ACM程序设计大赛,一个团队获得优秀奖。2021年第四届“传智杯”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国赛,2名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等奖,2名学生获得优秀奖。
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考研情况等:
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1.2%,2023届考研上线率达到30%,2024届考研上线率再和质量次提升,其中徐阳阳、罗嗣波等多位同学考入吉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85、211高校。2023届软件工程专业多数应届毕业生起薪超7000元,2024届薪资将再次刷新高点。
建院以来,始终以育人为根本,不断为打造信息技术一流品牌专业而努力。通过努力,教学条件得以改善,教学工作得以落实,教学管理得以保障,教学效果得以全面提高,逐步实现“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学院在立德树人领域也取得了可喜成绩。我院郭远峰老师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
郭远峰获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
2.学院专业带头人或负责人
1)软件工程专业带头人
张小红,男,汉族,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毕业于云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省高级双师型教师,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市级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十余篇SCI、EI及高级别论文,承担科研与教改项目十余项,公开出版专著与教材多部,指导学生获奖数十项。
2)区块链工程专业负责人
万为清,男,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毕业于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任智慧产业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区块链技术研究、软件开发及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十余篇论文,其中SCI、EI及核心论文6篇,著作8部,软件著作权18项,科研课题7项,专利3项。已开发完成军、民用软件120余项,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5项。
3.专业简介
1)区块链工程
我院区块链工程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区块链技术基本理论和区块链项目开发方法的专业人才。学生将学习《密码学》《区块链导论》《Go语言》《以太坊开发技术》《超级账本开发技术》《智能合约》等课程,深入理解区块链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具备区块链软件设计能力,尤其是区块链软件设计能力,能综合应用密码学、超级账本、以太坊、智能合约等方面的区块链技术知识。
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单位所需的通用软件开发、区块链应用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岗位,可从事区块链平台技术开发和应用、智能合约开发、区块链Web应用软件开发与管理、DAPP开发、分布式数据库开发与设计、区块链项目管理和系统分析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该专业部分优秀毕业生最高月薪可达7000元,部分学生参与项目分成累计超200万元。
我院区块链工程专业实力强劲,据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3中国大学区块链工程专业排名,该专业位居全国第二,评为A+级。
2)软件工程
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课程涵盖《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概论》《计算机网络》《JavaEE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PC端软件开发、移动终端软件开发、Web软件开发、算法设计、计算机软件运营维护、软件测试等工作,也可从事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岗位。
学院采用“2+1+1”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联合完成实习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技能和实践经验。2023届软件工程专业多数应届毕业生起薪超7000元,2024届薪资将再次刷新高点,且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1.2%,考研上线率不断提升,2024届多位同学考入985、211高校。
3.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
教师承担各级课题20余项,教师获得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教师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50余篇论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EI收录30余篇,出版教材30余部、软件著作权50余项、专利30余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院在教育部课题立项有所突破,2022年获得教育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课题立项一项,2022、2023获得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SCI论文质量和级别也再次获得提升,教师发表的一篇SCI二区论文,影响因子为5.411。
建立并获批科技创新团队、高水平教学团队各一个,精品在线课程一门。学院重视工程化软件设计实践,近年来师生共同完成军用、民用软件项目120余项。
4.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考研情况等;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具有软件开发及应用部署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1.2%,2023届考研上线率达到30%,2024届考研上线率再和质量次提升,其中徐阳阳、罗嗣波等多位同学考入985、211高校(罗嗣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阳阳吉林大学、徐宗苡广州大学、刘彩悦大连大学、朱经骠江西财经大学、宋国书江苏科技大学、陈贵华东交通大学、戴林洪淮阴工学院)。2023届软件工程专业多数应届毕业生起薪超7000元,预计2024届薪资将再次刷新高点。
5.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绩显著
学生获得“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与应用比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023“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赛学生获得全国总决赛Java软件开发大学B组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2024“蓝桥杯”学生获得全国总决赛Java软件开发大学B组三等奖1人,优秀奖4人。
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2022江西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2项。
2021年ACM程序设计大赛,一个团队获得优秀奖。2021年第四届“传智杯”全国大学生IT技能大赛国赛,2名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等奖,2名学生获得优秀奖。
2022数学建模江西省一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