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前身是1997年在原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下成立的电子信息工程系,后于2003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并沿用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落实教育部倡导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本科教育办学思路,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历经二十余载筚路蓝缕,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保障、赛事文化凝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已从专科教育拓展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格局。
学院实践教学设备齐全。现有覆盖各专业所有课程的5个实验中心27个实验室,设备总价值1800多万元;有新余木林森电子有限公司、新余新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也扬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幻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德创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芯源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5人,“双师型”教师34人。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江西工程学院"实基础、适口径、重实践、强素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天工文化”育人为底蕴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芯片设计制造等先进技术发展需求,探索“一递、二融、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并具备一定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本科生培养方向
本科定位于信息处理思维的培养以及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并以实践能力的掌握作为验证结果的主要方式。即以能力为导向的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芯片制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专业带头人(负责人)
五、学科专业建设及科研竞赛
学院经过多年沉淀积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江西省“一流”特色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应用创新课程教学团队”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数字电路、单片机技术”为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可编程控制器”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近三年学院教师发表各类学术及教学改革论文90多篇,各类纵向课题30余项、横向课题12项,编写教材7部,专利30余项,软著10余项。
参加国家级省级电子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江西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000多个,其中获江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18次,本科组获团体总分第一名6次。
六、学院特色亮点
1.学科竞赛摘金揽银:学院共获省级及以上各类专业竞赛奖项1000多项,其中获江西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赛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6次。
部分获奖证书
2.实践育人亮点纷呈:学院通过党建+志愿服务,由党员师生带头成立“小电工”志愿服务队,义务为市民维修家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由党员师生、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小电工”志愿服务队,每年为学院培养“维修人才”约300人,每年开展志愿电子维修服务,累计服务时间达一千多小时。
3.思政育人硕果累累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积极优化主体育人,加强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大力落实课程思政育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严格落实党的"三会一课”制度,做到了“三会”月月开,“党课”季季讲,过好党的组织生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通过“三全”育人活动,我院涌现了江西省“最美大学生”陈大军、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叶晨、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曾聪超、新余市“优秀共青团员”周铭、钟兆蒙等优秀代表。
陈大军,2019年江西省“最美大学生”。在校期间一直坚持做阳光助残、邻里守望为老服务、防艾禁毒、三下乡支教等志愿公益活动共达200余次,服务时长达1200多小时。志愿服务事迹得到中华新闻网、中华公益网、江西教育网、中国江西网等近十家媒体的报道。
叶晨,在严峻的疫情期间,不顾自己病重的身躯,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生动地诠释了江工学子在关键时刻的使命与担当,2020年叶晨同学获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曾聪超,2019年加入江西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2020学年担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19-2021年期间积极组织并参与各项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协成员在新余市内参与赛事、敬老、防疫、防艾、关爱特殊群体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众多志愿活动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结合志愿精神展现给身边人,获得新余市内领导及群众的一致好评,2021年5月荣获 “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周铭,在大学期间,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响应我校号召,积极投入家乡志愿者工作,认真配合老师工作,服务本班同学,大一上学期加入江西工程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参加和筹备大小活动百余场,大二上学期担任江西工程学院校团委学生会副主席,曾荣获江西工程学院优秀共青团员,江西工程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新余市优秀共青团员,井冈山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
钟兆蒙,女,2000年生,2021年9月入学以来,就加入了江西工程学院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各种志愿活动,疫情期间,作为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维持学生队伍秩序,勤工俭学;2023年5月被评为2022年度新余市“优秀共青团员”,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
4.就业质量稳中向好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就业创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纳入学院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强化思想共识,整合有效资源,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近三年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
届别 | 毕业生人数 | 落实人数 | 落实率 |
2022届 | 440 | 378 | 85.95% |
2023届 | 649 | 576 | 88.75% |
2024届 | 311 | 283 | 91% |
5.考研录取率稳步提升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4届考取研究生名单
序号 | 姓名 | 学院 | 录取学校 |
1 | 陈政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西安邮电大学 |
2 | 徐彬焰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西安邮电大学 |
3 | 雷志贤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华东交通大学 |
4 | 谭义鹏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5 | 程发赐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昌大学 |
6 | 吴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浙江工业大学 |
7 | 舒建宇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南工业大学 |
8 | 汪燕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北大学 |
9 | 徐紫龙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江汉大学 |
10 | 翁文亮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1 | 江朝宇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吉林建筑大学 |
12 | 罗志云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 |
13 | 胡维清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江西师范大学 |
14 | 王才亮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武汉工程大学 |
15 | 江桂禄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16 | 李汶佳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华东交通大学 |
17 | 叶世鹏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海南大学 |
18 | 郑优村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北大学 |
19 | 查国民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昌工程学院 |
20 | 陈海纹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北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5届考取研究生名单
序号 | 姓名 | 学院 | 录取学校 |
1 | 丁辉辉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安徽医科大学 |
2 | 罗赏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东华理工大学 |
3 | 缪圣祖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广东工业大学 |
4 | 孙子濠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5 | 余文涛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6 | 张渝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海南师范大学 |
7 | 余恒飞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合肥大学 |
8 | 叶盛海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北大学 |
9 | 尹礼群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北大学 |
10 | 黄宇琴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南工业大学 |
11 | 黄名明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湖州师范学院 |
12 | 黄津荣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华东交通大学 |
13 | 吴苏婷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淮阴师范学院 |
14 | 林烨彤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淮阴师范学院 |
15 | 彭腾辉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吉林建筑大学 |
16 | 王燕婷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集美大学 |
17 | 程建松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济南大学 |
18 | 廖美风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江西理工大学 |
19 | 钟继华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20 | 郭荣鑫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21 | 陈旭亮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22 | 周宝林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昌大学 |
23 | 林昊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昌航空大学 |
24 | 许珊珍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5 | 杨杰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6 | 周志刚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南京邮电大学 |
27 | 李彤彤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厦门理工学院 |
28 | 韩昌淼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山西大同大学 |
29 | 刘志国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上海电力大学 |
30 | 贺金帅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天津城建大学 |
31 | 陈嘉伟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温州大学 |
32 | 万红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武汉科技大学 |
33 | 高光伟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武汉轻工大学 |
34 | 朱佳杰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湘潭大学 |
35 | 喻嘉俊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新疆大学 |
36 | 王锦鸿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长沙理工大学 |
37 | 洪佳剑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浙江科技大学 |
38 | 徐国梁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39 | 李鹏宇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重庆邮电大学 |